2017年,当全国房地产市场一片欣欣向荣,房价扶摇直上时,马云却大胆预言:“未来房价如葱”。此言一出,立即引发轩然大波。彼时,房地产市场繁荣景象空前,马云的预言被许多人斥为异想天开,甚至有业内人士质疑其专业性,认为这位商界巨擘的预测未必准确。
然而,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从2022年开始,中国房地产市场风向骤变,房价下跌的趋势日益明显。二三线城市如郑州、石家庄、天津率先感受到寒意,房价开始松动。进入2023年,上海、深圳等一线城市也加入了房价调整的行列。如今,全国各地房价正朝着马云当年预言的“如葱”方向发展,甚至一些中小城市如鹤岗、铁岭、鸡西等,房价已跌至几万甚至十几万元一套的“白菜价”,这与当地产业结构单一、人口持续流出的现状密切相关。 马云“房价如葱”的预言,正在逐步成为现实。
展开剩余67%值得注意的是,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态势并非孤例,它与存款市场的低迷走向形成了某种共振。当前,存款利率正经历着长期下跌的趋势。银行试图通过降息,引导储户将资金转向投资和消费领域,同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,刺激企业投资和购房贷款需求。 然而,这种趋势却给储户带来了严峻挑战。
面对存款市场低迷的现状,今明两年,手握存款的民众可能面临四大现实问题:
第一,存款收入锐减: 持续下滑的存款利率直接导致储户收入减少。以10万元为例,几年前在某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.25%,年息2250元;而如今,同一家银行的年利率已降至1.65%,年息仅为1650元,两者相差600元。未来,随着利率持续走低,储户的存款收入将面临进一步缩水。
第二,存款利息跑输通胀: 国内物价持续上涨,尤其与民生相关的商品价格涨幅显著。超市购物花费已较以往翻倍甚至几倍,而存款利息收入却难以覆盖通胀,导致储户存款的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。
第三,高收益投资风险增大: 面对低存款利率,许多储户转向股票、基金、银行理财等高收益产品寻求更高回报。然而,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。2025年一季度A股散户人均亏损12.3万元的惨痛教训,以及2024年部分基金高达20?0%的亏损幅度,都警示着投资风险的提升。即使是风险等级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,也出现了亏损案例。
第四,中小银行风险凸显: 国有银行存款利率低,部分储户转向中小银行寻求更高利率,但近年来中小银行破产或解散的事件频发,增加了储户的风险担忧。储户面临着国有银行安全性高但利率低的困境,以及中小银行利率高但风险大的两难选择。 这四大挑战,正深刻地影响着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财务规划。
"
发布于:云南省